據業內人士反映,通過各種折扣促銷活動吸引新用戶,實質上獲得的確實披著“新馬甲”的老客戶重新注冊,致使用戶數據分析存在很大水分。該人士指出,各家電商新客獲取成本動輒幾十上百,而這個數字并不真實,往往被低估了。“甚至有的CEO都被蒙蔽了!”
據了解,不少電商為了提升新用戶數量,采用注冊即可參加各種促銷打折以及送抵用券等方式吸引消費者。然而事實情況卻造成了大量的老客戶故意套用“新馬甲”注冊新的賬號,從而獲取優惠的同事,為電商運營、數據分析造成各種假象。
對此,國內一家以3C為主打的電商公司負責人表示,經過發券吸引用戶的測試中發現,真正的新客戶約75%,這也意味著四分之一都是老用戶冒充的馬甲大軍。
上述電商人士指出,新馬甲確實是在分析客戶活躍度時很難清除的資料。新馬甲不僅來騙優惠券,炒貨商也常用新馬甲來躲過對商品限購的規定。“即便在審單環節也可以用模糊比對的方式篩選出可疑訂單,但是馬甲帳戶卻很難清理干凈。”
一位有多年電商經驗的業內人士分析,馬甲已令電商陷入頗為尷尬的怪圈,一些電商公司剛起步時,也通常通過注冊批量的馬甲賬戶,在平臺上進行虛假交易,甚至炒作銷量。隨著公司的成長,過度追逐用戶數量的提升,沒有從產品或服務本身提升質量,單純依靠各種促銷手段,獲取的新用戶難免存在水分,且質量不高,難以形成對品牌或平臺的忠誠度。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不可忽視那些被促銷活動重新激活的沉睡用戶,某種程度上也可視作新用戶。
據悉,隨著線下線上廣告投放成本急劇上漲,以及電商盈利時間迫在眉睫,獲取新用戶時不再采用粗放式的營銷方式,而是削減廣告費用,專做精細化運營和低價促銷方式回饋用戶。
“獲取用戶和獲取有效用戶是不同的概念,如果線上用戶都沒有形成購買,有再多的用戶也都是虛的。”一位鞋類傳統品牌線上負責人指出。
據著名分析師車品覺分析,商家在分析數據時要特別注意,有20%用戶從首頁進入網站,但是一個商品最終頁都沒有看過。“在數據分析時,要意識到有很多用戶游離在進去彈出之間,這些人從首頁進去后,居然一個產品到沒看過,統計轉換率時則存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