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自以為是的現象在企業中是相當普遍的,而且大有“風借火勢,火助風威,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不僅如此,有些企業比較盲目、倉促、隨意,并未經過深思熟慮,結果往往是“決策拍腦袋、表態拍胸脯、事后拍屁股”,成為名副其實、自以為是的“三拍先生”。
企業找人難,找到合適的員工更難。許多企業老板對于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員工為什么留不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太過于傲慢、霸道和自以為是。在進行管理和決策時,往往犯“三拍”的失誤甚至是錯誤,并且企業老板總是以為自己締造或領導著企業,誰還我有比我更厲害的?并且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下屬身上,“不換思想就換人”習慣性思維也在做怪,造成了無法讓下屬適應,個人價值無法體現而不得不選擇離開。
孫子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在企業里,一些創業者和老板,他們抱怨自己的同事和下屬不能勝任自己的工作:或者無法完成任務,或者不能以最好的質量完成任務,或者在工作上無法做到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很多老板,特別是剛剛出道、本身學歷又很高、做事情求完美的老板,非常容易犯的管理錯誤就是對人比較挑剔,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甚至苛刻到完全以自己的行為標準和價值判斷來要求自己的下屬。這樣,容易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工作團隊內部制造一種緊張的氛圍,最后不可避免的影響到團隊的整體戰斗力,甚至使團隊趨于解體。
“領導力”始終是一個宏大、模糊而虛無的話題,管理則是一門平衡的藝術,不懂得寬容別人的人,也就不能管理和領導好別人。在重視人際關系和人情面子的中國,掌握這種平衡的藝術,是極其重要的。但講點實在的,自以為是的老板如何才能不做“三拍先生”,科學、合理、高效的去決策一些事和管理一些人呢?
溝通:企業的領導層、中層、員工,既要各盡其責,又要彼此溝通,如此才能發揮團隊的力量。各層次之間沒有溝通、沒有聯系,各自隨意做事,上無事業心、中無進取心、下無責任心,成了一盤散沙。
誠信:領導者最重要的素質就是誠信,不騙人。否則,就沒人聽你的了。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任何一個組織,都要靠規則來管理,而不是靠人來管理。身為老板,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失去誠信,這是組建團隊的重中之重。在信任的基礎之上,抓大放小,尊重規律,不要輕易去干涉,一切就歸于自然了。
專業:其實員工的積極性,與其領導者的管理方式有直接關系,不懂管理的老板是“只有要求,沒有標準”而專業的老板是“有要求、有標準、有理念、有尺度”。所以中、小企業要解決員工積極性的問題,必須要抓緊時間學習,提高管理著的領導能力,這樣才能保證企業能夠適應未來的競爭趨勢。
實力:21世紀以來,管理越來越扁平化,依靠組織職位和權力的這種傳統領導方式,已經漸漸不能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要求了。老板要學會向大自然學習,學習平衡之道,把握治衡之術,做到修身克己。今天的企業管理者,要想做好對下屬的組織、協調、激勵、控制等工作,既要有硬實力,還應擁有一定的軟實力。而要想具備軟實力,除了一定的管理能力、專業能力和個人魅力之外,一個基本條件就是要對下屬的個性和特點有一個充分的理解。
授權:作為老板,倘若心胸不夠寬廣,能力不不夠強大,眼光不夠準準,“三拍決策”經常導致下屬做無用功,甚至愛猜忌、易發怒更自以為是。時間一長,下屬自然會心生怨言而蔑視他,認為他沒有能力來領導和管理自己。
總之,老板一定要能夠認清形勢和能力,自己畢竟不是“雙面膠和萬金油”什么都懂,所以,在特定情況下要做到充分授權。好的老板必須懂得,在執行的過程中,要尋找合適的人,并充分授權,哪些東西能夠激勵他/她希望帶領的那些人。不斷去尋找和挖掘優秀的人才,并能夠根據其能力的高下,將其放在合適的位置,同時制定相匹配的獎懲制度,來管理授權風險。這樣,作為老板,就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一些關于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會見戰略合作伙伴,做出正確決策,也就不會成為自以為是的“三拍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