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山東濟寧任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負責推進的城市驛站項目亮相濟寧主城區。目前,竹竿巷城市驛站、龍行公園城市驛站、百花公園城市驛站和倪家胡同城市驛站4處投入使用。環城北路城市驛站已完成建設,將于近期投入試運營。
市民溫暖的小家
日前,在位于竹竿巷社區小廣場旁的竹竿巷城市驛站,外墻上印有“累了進來歇歇腳喝杯水、閑了進來讀讀書充充電、煩了進來聊聊天解解悶”的字樣十分醒目。走進室內,暖橘色的燈光,原木色的裝飾,綠植、抱枕、干花的點綴,處處都洋溢著溫馨氛圍。還有特制的圖書墻,精選的名著可隨時供市民借閱。
比起周圍的居民樓,城市驛站更像一個鄰家小屋。室內分有休息區、閱讀區、飲水區和洗手間,里面還配備了空調、WiFi、液晶電視、微波爐、飲水機、電磁爐、冰箱等電器,供市民在這里短暫休息。
據介紹,竹竿巷城市驛站于2020年6月開門迎客,也是目前人氣最旺的“暖心窩”。“剛開始,大家都探頭探腦不知道這是干嘛的,現在已經成為市民、司機、外賣小哥、環衛、園林等工作人員溫暖的小家。”城市驛站值班人員張燕說。
環衛工人滿美香正拿著杯子接茶水,她是城市驛站的???每天中午12點她都會到此喝水、熱午飯。“以前下雨天都沒地方避一下,如今這里有空調和微波爐,中午還可以休息一下,沒事時和大家一塊在這里嘮嘮家常。”滿美香說。
“我家就在附近的小區,步行5分鐘就能來到這兒。”65歲的李琴玉住在竹竿巷社區,為了不與社會脫軌,堅持每天看書。她說,家門口有了這個“驛站”,讀書、看報太方便了。
融合便民、黨建等功能
打造三處24小時驛站
環城北路城市驛站還未投入使用,綠色圍擋也未拆除。“目前驛站主體已經建設完成,現在主要進行道路鋪設和綠化種植,預計月底可以完工。”山東華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綠化種植負責人盛海源說。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我們先后學習泰州、杭州等城市驛站建設運營的先進經驗,將其著力打造為便民服務、城建展示和黨建堡壘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城市驛站。”任城區環衛處科技教育科工作人員段麗表示,為進一步提升城市驛站運營水平,開放融合驛站功能,任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同山東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將龍行公園城市驛站、百花公園城市驛站和環城北路城市驛站試點打造為24小時運營的便民、黨建和文化綜合服務平臺。
以“構建一個港灣,溫暖一座城市”為概念和思路,集合便民服務平臺、城市管理展示平臺、群眾意見反饋平臺、黨建宣傳堡壘等功能,在為群眾、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志愿者等提供熱水熱飯、乘涼取暖的愛心服務基礎上,將城市驛站融合了圖書借閱、文化講座等文化功能。同時,在城市驛站設立臨時黨支部,以“城市驛站”黨建品牌為載體,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初步構筑起一個信息互通、和諧共建、互惠共贏的基層黨建格局,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實現城市管理和城市軟治理的有機統一。來源:齊魯晚報
市民溫暖的小家
日前,在位于竹竿巷社區小廣場旁的竹竿巷城市驛站,外墻上印有“累了進來歇歇腳喝杯水、閑了進來讀讀書充充電、煩了進來聊聊天解解悶”的字樣十分醒目。走進室內,暖橘色的燈光,原木色的裝飾,綠植、抱枕、干花的點綴,處處都洋溢著溫馨氛圍。還有特制的圖書墻,精選的名著可隨時供市民借閱。
比起周圍的居民樓,城市驛站更像一個鄰家小屋。室內分有休息區、閱讀區、飲水區和洗手間,里面還配備了空調、WiFi、液晶電視、微波爐、飲水機、電磁爐、冰箱等電器,供市民在這里短暫休息。
據介紹,竹竿巷城市驛站于2020年6月開門迎客,也是目前人氣最旺的“暖心窩”。“剛開始,大家都探頭探腦不知道這是干嘛的,現在已經成為市民、司機、外賣小哥、環衛、園林等工作人員溫暖的小家。”城市驛站值班人員張燕說。
環衛工人滿美香正拿著杯子接茶水,她是城市驛站的???每天中午12點她都會到此喝水、熱午飯。“以前下雨天都沒地方避一下,如今這里有空調和微波爐,中午還可以休息一下,沒事時和大家一塊在這里嘮嘮家常。”滿美香說。
“我家就在附近的小區,步行5分鐘就能來到這兒。”65歲的李琴玉住在竹竿巷社區,為了不與社會脫軌,堅持每天看書。她說,家門口有了這個“驛站”,讀書、看報太方便了。
融合便民、黨建等功能
打造三處24小時驛站
環城北路城市驛站還未投入使用,綠色圍擋也未拆除。“目前驛站主體已經建設完成,現在主要進行道路鋪設和綠化種植,預計月底可以完工。”山東華輝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綠化種植負責人盛海源說。
“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我們先后學習泰州、杭州等城市驛站建設運營的先進經驗,將其著力打造為便民服務、城建展示和黨建堡壘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城市驛站。”任城區環衛處科技教育科工作人員段麗表示,為進一步提升城市驛站運營水平,開放融合驛站功能,任城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同山東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戰略合作,將龍行公園城市驛站、百花公園城市驛站和環城北路城市驛站試點打造為24小時運營的便民、黨建和文化綜合服務平臺。
以“構建一個港灣,溫暖一座城市”為概念和思路,集合便民服務平臺、城市管理展示平臺、群眾意見反饋平臺、黨建宣傳堡壘等功能,在為群眾、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志愿者等提供熱水熱飯、乘涼取暖的愛心服務基礎上,將城市驛站融合了圖書借閱、文化講座等文化功能。同時,在城市驛站設立臨時黨支部,以“城市驛站”黨建品牌為載體,通過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初步構筑起一個信息互通、和諧共建、互惠共贏的基層黨建格局,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實現城市管理和城市軟治理的有機統一。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