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北京印跡”平臺第二屆“名城保護·大家談”活動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舉辦。記者在活動中獲悉,本市將制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將加快編制“兩軸”沿線重點地區詳細規劃,出臺街區更新實施意見,推動一批文物騰退,推廣“共生院”模式,持續推進三山五園地區疏解整治提升工作。
市規自委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劉軒在活動中表示,市規自委將在五大方面采取措施,落實好新修訂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新要求。其中在名城保護體制機制方面,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納入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工作體系;在空間規劃管理方面,結合《條例》中關于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保護要求,進一步加強有關規劃的編制和審查工作;在配套政策管理方面,制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調整建設項目的審批職能,同時全力配合中軸線申遺工作;在保護利用實施工作指導方面,將加快編制“兩軸”沿線重點地區詳細規劃,出臺街區更新實施意見,推動一批文物騰退,推廣“共生院”模式,持續推進三山五園地區疏解整治提升工作,營造融入歷史元素的“小而美”的高品質公共空間;在社會宣傳引導和公眾參與方面,進一步發揮好“北京印跡”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整體宣介平臺和責任規劃師的作用,搭建名城保護與公眾之間的橋梁。(來源:北京晚報實習記者鹿楊)
市規自委黨組副書記、一級巡視員劉軒在活動中表示,市規自委將在五大方面采取措施,落實好新修訂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新要求。其中在名城保護體制機制方面,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納入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工作體系;在空間規劃管理方面,結合《條例》中關于歷史文化街區、名鎮、名村和傳統村落的保護要求,進一步加強有關規劃的編制和審查工作;在配套政策管理方面,制定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優化調整建設項目的審批職能,同時全力配合中軸線申遺工作;在保護利用實施工作指導方面,將加快編制“兩軸”沿線重點地區詳細規劃,出臺街區更新實施意見,推動一批文物騰退,推廣“共生院”模式,持續推進三山五園地區疏解整治提升工作,營造融入歷史元素的“小而美”的高品質公共空間;在社會宣傳引導和公眾參與方面,進一步發揮好“北京印跡”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整體宣介平臺和責任規劃師的作用,搭建名城保護與公眾之間的橋梁。(來源:北京晚報實習記者鹿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