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牽頭研究制定了《青海省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2019年度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根據該《工作要點》,我省將啟動國家公園省建設,努力建成國家生態文明高地。
《工作要點》圍繞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家園、建設生態文化體系、創新體制機制等重點工作,提出了72項具體要求。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方面,我省將推進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完成中央預算內投資9億元;高質量編制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三期工程規劃、祁連山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繼續實施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環城林帶,打造5個森林城鎮,實施35個校園綠化項目,完成國土綠化400萬畝的年度目標任務,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9%。
啟動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國際重要濕地申報工作,加快濕地公園建設;持續實施《青海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6年至2030年),提升大通北川河源區、梭梭林、普氏原羚、雪豹、野牦牛等自然保護區和珍稀物種保護水平。
創新體制機制方面,將深入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積極組織三江源申報聯合國“地球衛士獎”,穩步推進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啟動國家公園省建設,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昆侖山國家公園論證報告和規劃編制工作,積極籌辦第一屆“國家公園論壇”,發布中國國家公園論壇公報,探索建立海西、玉樹、果洛三州區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長江源區全流域生態環境大保護格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