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汕尾市政協副主席李秉記建議,從國家戰略上規劃建設粵閩經濟帶,進一步促進東南沿海創新驅動,并輻射華南地區。
李秉記說,改革開放以來,驅動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增長極主要是環渤海地區、長三角、珠三角。目前,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已列入國家戰略,但東南沿海乃至整個華南地區還沒有國家戰略地位的經濟帶。東南沿海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以前“三來一補”曾促進沿海地區實體經濟快速發展并輻射內陸,在新常態下有必要進一步發揮東南沿海的優勢,推動創新驅動。現在,廈深高鐵連接粵閩,粵閩經濟合作也不斷拓展,建設粵閩經濟帶具有堅實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規劃建設粵閩經濟帶,對實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經營“藍色國土”,推動海洋經濟創新發展,擴大對外開放,打造東南沿海經濟屏障,與亞太地區競相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國家戰略意義。
李秉記表示,規劃建設粵閩經濟帶,當中重要的抓手是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議在“十三五”期間,同時支持深汕特別合作區納入“廣州+N”珠三角范圍一同申報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或者納入深圳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擴展范圍,作為連接粵閩經濟帶的創新平臺和“橋頭堡”來打造,使珠三角與海西經濟區自然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