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重科公司主要從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術裝備的研發制造。其大股東為建設部長沙建設機械研究院,在建設機械行業中一直保持技術領軍地位,擁有多項國家行業技術標準的制訂記錄。背靠大股東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公司已成長為行業龍頭,現在公司混凝土機械成套設備、起重設備、路面機械、水平定向鉆孔設備等產品在行業類均排名前列。政府出臺十大投資措施和4萬億元投資規劃,表明政府通過加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心,有利于工程機械的國內需求,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將會明顯受益。
中聯的起重機是收入占比最大的業務,2008年中期收入占比超過50%。公司的起重機業務在國內排名第二,主要競爭對手徐州重型、四川長江等,其中徐重和中聯兩家的市場份額占75%以上。目前中聯的生產規模不到徐重的一半,差距主要在小噸位起重機規模較小;中聯的優勢在于重噸位產品比例較高,產品附加值較高。從行業的角度看,汽車起重機是我國最主要的起重機產品,占國內起重機總產量80%。2001年以來我國汽車起重機保持30%左右的年復合增長率,2007年的產量超過1.8萬臺,是行業增長的主要動力。此外隨車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的產量分別占10%和5%左右,其中履帶起重機由于基數小,增速遠超過行業平均水平,2004年以來復合增長率達70%以上,成為行業的新增長點。
混凝土機械占中聯收入的比重為34%,是公司第二大業務領域。從行業的角度看,近10年來在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以及混凝土商品化的推動下、我國混凝土機械呈現快速增長,尤其是泵車在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技術不斷進步的帶動下,更是出現高速增長的勢頭。2000年以來年復合增長率達到70%以上,2007年我國混凝土泵車的銷量超過3000臺。基本上實現了進口替代。目前我國混凝土泵車生產企業約十家,主要包括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湖北建機、安徽星馬等,其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兩家龍頭公司的產量占全行業的80%以上。
中聯的混凝土機械與行業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主要受中心城市房地產投資縮減的影響。公司混凝土機械銷售面臨明顯的壓力,其中泵車由于使用成本較高,下降最快,10月-11月份銷量呈現一定程度下降。11月底-12月以來,公司的銷售情況有所好轉:首先,公司的出貨量環比略有好轉,扭轉了前兩個月持續下降的局面;其次,受4萬億投資等經濟刺激政策的影響,市場反饋的需
求信息明顯增加,但相關投資項目還沒有落實,因此目前的需求意向還沒有形成現實訂單。我們認為,未來2年公司的混凝土機械仍將面臨較大壓力。在國家投資等因素的拉動下,2009年上半年,公司混凝土機械銷售有望走出低谷,下半年呈現一定程度的恢復性增長,全年銷量與2008年基本持平。2010年,預計公司混凝土機械增長9.8%,與行業同步增長。
2008年中聯實施了積極的擴張戰略,先后收購了生產推土機和挖掘機的新黃工,以及意大利最大的混凝土機械生產商CIFA公司,其中CIFA公司的收購對于提高混凝土機械的技術實力、擴大市場領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CIFA年產約1200臺混凝土泵送機械類,3000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是意大利最大的混
凝土輸送泵、混凝土泵車和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制造商,CIFA的市場主要在意大利、東歐和新興國家。新黃工目前正處于資產整合階段,未來中聯將對新黃工進行資本投入,將其建設成以挖掘機和推土機為主的生產基地,公司的上海事業部成為與之配套的研發和銷售基地。預計2010-2011年新黃工將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按相關規劃,2015年前新黃工的挖掘機產量將達20000臺,收入達到100億元,成為公司中長期的重要增長點。
09年銷售數據好于市場預期,回暖明顯,1月份公司銷售數據同比略有增長,二月份上旬混凝土機械、起重機銷售數據反彈明顯,預計周環比大幅度增長。我們預測全年銷售收入增長15-20%。市場擔心的CIFA的盈利情況好于市場預期,預計08、09年均能盈利:2008年預計CIFA能夠實現盈利,2009年協同效應開始體現,拖泵訂單轉移至中聯重科,泵車部分生產環節轉移到中國生產,降低成本,提升競爭能力,同時融資成本在利率不斷下降下顯著下降,財務費用將下降。2009年可能不會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