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海嘯的影響下,我國經濟受到的沖擊已經顯現,為了緩解經濟下滑速度,在保障就業的前提下,維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國務院適時出臺了十項措施。
由于目前我國居民收入還處于一個較低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還不足,而國際金融海嘯又嚴重影響著我國的出口增長,因此,我國經濟必須依靠啟動投資來拉動。
但是,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以逐利為目的投資積極性(如工業投資、房地產投資等)已經全面冷卻,貨幣政策的經濟效應大幅減弱,政府只有依靠財政政策手段,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來緩解經濟下滑壓力。
國務院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對機械行業的影響是積極的。機械行業與固定資產投資正相關,只要我國保持適度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行業需求就將維持在一定的增長水平上。
但是,國務院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中除鐵路投資與災后重建外,其余對工程機械行業的拉動效應均較小。
其中基礎設施建設對機械行業的拉動效應要小于工業投資,而安居工程的全面實施又面臨政策、法規、體制、利益平衡等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難以拉動起整個房地產業的繁榮。
當然,增值稅轉型將會起到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刺激企業投資的作用,但工程機械行業乃至整個經濟在目前的國際大環境下,也只能是在財政政策的加法與市場因素的減法中支撐規模,尋求增長。
加法:鐵路、公路、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災后重建、農村建設、醫療衛生等設施建設、安居工程等對行業的拉動。
減法:工業投資、房地產投資等增長的不確定性對行業需求的影響。
總之,在加法作用下,行業規模將獲得支撐,但增長在哪里,還需要我們在目前這種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中去認真地尋找,也許當工業投資與房地產投資等積極性重新燃起,財政政策仍處積極的時刻來臨時,我們機械行業將會重新找回持續高增長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