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金融危機牽連,房地產業,汽車行業、造船業經營情況不佳,對鋼鐵產品需求減少,鋼價大幅下滑,分析師表示,中國鋼鐵行業應積極調整發展策略應對金融危機。
自07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以來,美國金融業和房地產業遭受重創,華爾街幾大投資銀行宣布破產或被收購。由華爾街金融危機引發的這場全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海嘯正進一步擴大,房價跌跌不休,汽車行業、造船業等行業也受到牽連。由于房屋供應過剩和需求走軟,預計美國的住房投資將在2009年上半年之前進一步下降。由于股市下跌和就業形勢的惡化,潛在的購房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很難在近期緩和,而房市的持續低迷又讓很多購房者認為房價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中國房市也同樣不樂觀,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大部分的房地產市場先后進入了調整與轉型期,由于購房者觀望氛圍濃厚,中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2008年已持續下降。鋼材市場的低迷,一定程度上由于房地產業需求大幅下降。2008年以來,傳統鋼材需求大戶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迷,新開工項目同比大幅下降,導致鋼材需求大大減少。
汽車行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包括通用、豐田、福特等在內的巨頭均已調低了2008財年的盈利目標。最新報道顯示,僅9月美國汽車銷量平均下滑26%,創50年來最大跌幅。全球汽車業已經進入萎縮期,中國汽車企業雖然不在旋渦中心,但仍然受到不小的影響。國內龐大的制造量,若不能盤活相應國際銷售網絡,可能面臨嚴重產能積壓下發展艱難的局面。造船業對鋼材需求產生了強大支撐,而今造船業也受到了沖擊。金融危機到來,全球貿易萎縮導致船只訂單量大幅下降,各國經濟進入衰退,對于大宗商品的貿易需求下降將通過航運業的衰退傳遞到造船業。由于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和全球金融體系的長期失衡,這場源自美國的金融風暴,波及范圍之廣、沖擊力度之強、連鎖效應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隨著金融危機逐漸向實體經濟波及,鋼鐵行業也將面臨重重危機與挑戰,鋼材價格在較長一段時間仍將處于下行通道中。
此次金融危機,對中國鋼鐵業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機遇方面,首先,中國鋼鐵產品90%以上屬于內銷,雖然中國房地產行業景氣度持續低迷,汽車、機械制造行業運行情況也不樂觀,不過政府頻頻出臺的措施也將對鋼鐵行業產生積極作用。目前,國務院批復的鐵路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此外有消息稱,交通運輸部門正在醞釀一個未來3至5年內投資5萬億元的計劃,包括在建項目、已經規劃的項目和追加投資,將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碼頭建設等。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將對拉動鋼材需求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金融危機為中國鋼鐵企業并購國外企業提供了機會。這里說的國外企業,包括鋼鐵生產企業和原料生產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面臨巨大風險,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國內鋼鐵企業資金實力雄厚,借金融危機大舉并購國外鋼鐵生產企業有利于中國鋼鐵行業海外建廠,進而入主國際市場,而并購國外礦企有利于中國鋼企取得穩定的礦石來源,并為中國鋼企未來在鐵礦石談判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提供有力支撐。中鋼集團收購中西部集團,首鋼以打折價格擬增持更多澳大利亞鐵礦石公司股權,鞍鋼擬斥資1.6億澳元增持澳礦企金達必,中國鋼鐵企業海外并購越走越遠。
再次,金融危機為國內鋼鐵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帶來了契機,一方面,部分經營不善鋼鐵企業在金融危機中難以生存,將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在鋼鐵行業低迷的時期,會讓更多鋼鐵業者頭腦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出路和方向,在鋼鐵行業利潤被壓縮甚至部分生產者將面臨著巨大虧損的特殊時期,借助市場的力量進行大規模洗牌,推進鋼鐵業的重組大步向前。
最后,金融危機給中國鋼鐵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帶來機遇,中國鋼鐵業在此特殊時期,正積極調整發展策略,應對金融危機對行業帶來的沖擊。目前,鋼鐵企業正從加強成本控制,調整定價策略和銷售策略,以及制定更為有效的競爭策略著手應對鋼鐵行業低迷運行的局面。鋼鐵業者不約而同地將眼光集中到節能減排和這對增強全行業的競爭力,加強全行業的規范與調整都大有益處。
有機遇就有挑戰,金融危機給中國鋼鐵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首先,中國鋼鐵出口形勢嚴峻。2008年中國1至9月累計出口鋼材4,850萬噸,而在2007年1至9月中國出口鋼材4,952萬噸,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鋼鐵進行“雙反”調查,進而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中國鋼鐵行業出口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
其次,雖然中國在建和擬建工程眾多,將對拉動鋼鐵行業需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工程提交到上馬,以及工程物資的采購,都存在著一定的真空期,而在這期間,中國鋼鐵行業仍將在“嚴冬”中度過。此外,中國近年來投建的鋼鐵工程不乏扁平材,或者可以說,在對建筑鋼材過剩的擔憂過后,對鋼材產品過剩的擔憂已經轉移到扁平材上來了。而且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長材居多,大量的扁平材工程投產對中國鋼鐵行業而言仍是不小的壓力。
再次,國內鋼價節節回落,鋼鐵業者經營情況不佳。統計數據顯示,9月國內重點鋼鐵企業(71家)實現利潤總額32.21億元,繼續呈現環比大幅下降趨勢;1至9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0,982.03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利潤總額1,326.26億元,同比增長13.13%。數據顯示,鋼鐵生產業利潤進一步壓縮。9月行業利潤同比下降72.9%,鋼價同比漲幅低于原材料漲幅,需求低迷導致的產量同比下降。由于國內經濟放緩同時出口下降,中國的鋼材需求在過去幾個月中大幅減少,由于需求減少導致鋼材生產商削減產量,2008年中國鋼材產量可能降至4.8億噸。
金融海嘯進一步擴大,房地產,汽車行業、造船業等行業景氣度持續低迷,給鋼鐵行業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中國鋼價大幅回落,自6月末以來,鋼價已經回落了30%至40%,下游行業景氣度下降,對鋼鐵需求減少,進一步打壓鋼鐵市場,鋼鐵生產企業停產限產導致經營陷入困境。不過,需求的放緩有利于推動國內鋼鐵行業通過并購進行整合,另外中國鋼鐵行業目前正在積極搶奪鐵礦石企業控股權,努力提升經營管理能力,相信中國鋼鐵業定能度過這段低迷的時期迎來新的發展。
自07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發生以來,美國金融業和房地產業遭受重創,華爾街幾大投資銀行宣布破產或被收購。由華爾街金融危機引發的這場全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金融海嘯正進一步擴大,房價跌跌不休,汽車行業、造船業等行業也受到牽連。由于房屋供應過剩和需求走軟,預計美國的住房投資將在2009年上半年之前進一步下降。由于股市下跌和就業形勢的惡化,潛在的購房者對經濟前景的擔憂很難在近期緩和,而房市的持續低迷又讓很多購房者認為房價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中國房市也同樣不樂觀,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大部分的房地產市場先后進入了調整與轉型期,由于購房者觀望氛圍濃厚,中國的商品房銷售面積2008年已持續下降。鋼材市場的低迷,一定程度上由于房地產業需求大幅下降。2008年以來,傳統鋼材需求大戶房地產市場陷入低迷,新開工項目同比大幅下降,導致鋼材需求大大減少。
汽車行業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目前,包括通用、豐田、福特等在內的巨頭均已調低了2008財年的盈利目標。最新報道顯示,僅9月美國汽車銷量平均下滑26%,創50年來最大跌幅。全球汽車業已經進入萎縮期,中國汽車企業雖然不在旋渦中心,但仍然受到不小的影響。國內龐大的制造量,若不能盤活相應國際銷售網絡,可能面臨嚴重產能積壓下發展艱難的局面。造船業對鋼材需求產生了強大支撐,而今造船業也受到了沖擊。金融危機到來,全球貿易萎縮導致船只訂單量大幅下降,各國經濟進入衰退,對于大宗商品的貿易需求下降將通過航運業的衰退傳遞到造船業。由于經濟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和全球金融體系的長期失衡,這場源自美國的金融風暴,波及范圍之廣、沖擊力度之強、連鎖效應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給世界各國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隨著金融危機逐漸向實體經濟波及,鋼鐵行業也將面臨重重危機與挑戰,鋼材價格在較長一段時間仍將處于下行通道中。
此次金融危機,對中國鋼鐵業而言是挑戰也是機遇。機遇方面,首先,中國鋼鐵產品90%以上屬于內銷,雖然中國房地產行業景氣度持續低迷,汽車、機械制造行業運行情況也不樂觀,不過政府頻頻出臺的措施也將對鋼鐵行業產生積極作用。目前,國務院批復的鐵路投資額已經達到2萬億元,其中在建項目的投資規模超過了1.2萬億;此外有消息稱,交通運輸部門正在醞釀一個未來3至5年內投資5萬億元的計劃,包括在建項目、已經規劃的項目和追加投資,將涉及公路、水路、港口和碼頭建設等。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將對拉動鋼材需求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金融危機為中國鋼鐵企業并購國外企業提供了機會。這里說的國外企業,包括鋼鐵生產企業和原料生產企業。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鋼鐵行業面臨巨大風險,有政府背景的大型國內鋼鐵企業資金實力雄厚,借金融危機大舉并購國外鋼鐵生產企業有利于中國鋼鐵行業海外建廠,進而入主國際市場,而并購國外礦企有利于中國鋼企取得穩定的礦石來源,并為中國鋼企未來在鐵礦石談判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提供有力支撐。中鋼集團收購中西部集團,首鋼以打折價格擬增持更多澳大利亞鐵礦石公司股權,鞍鋼擬斥資1.6億澳元增持澳礦企金達必,中國鋼鐵企業海外并購越走越遠。
再次,金融危機為國內鋼鐵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帶來了契機,一方面,部分經營不善鋼鐵企業在金融危機中難以生存,將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在鋼鐵行業低迷的時期,會讓更多鋼鐵業者頭腦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出路和方向,在鋼鐵行業利潤被壓縮甚至部分生產者將面臨著巨大虧損的特殊時期,借助市場的力量進行大規模洗牌,推進鋼鐵業的重組大步向前。
最后,金融危機給中國鋼鐵企業的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帶來機遇,中國鋼鐵業在此特殊時期,正積極調整發展策略,應對金融危機對行業帶來的沖擊。目前,鋼鐵企業正從加強成本控制,調整定價策略和銷售策略,以及制定更為有效的競爭策略著手應對鋼鐵行業低迷運行的局面。鋼鐵業者不約而同地將眼光集中到節能減排和這對增強全行業的競爭力,加強全行業的規范與調整都大有益處。
有機遇就有挑戰,金融危機給中國鋼鐵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小覷,首先,中國鋼鐵出口形勢嚴峻。2008年中國1至9月累計出口鋼材4,850萬噸,而在2007年1至9月中國出口鋼材4,952萬噸,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鋼鐵進行“雙反”調查,進而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中國鋼鐵行業出口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
其次,雖然中國在建和擬建工程眾多,將對拉動鋼鐵行業需求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工程提交到上馬,以及工程物資的采購,都存在著一定的真空期,而在這期間,中國鋼鐵行業仍將在“嚴冬”中度過。此外,中國近年來投建的鋼鐵工程不乏扁平材,或者可以說,在對建筑鋼材過剩的擔憂過后,對鋼材產品過剩的擔憂已經轉移到扁平材上來了。而且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要的長材居多,大量的扁平材工程投產對中國鋼鐵行業而言仍是不小的壓力。
再次,國內鋼價節節回落,鋼鐵業者經營情況不佳。統計數據顯示,9月國內重點鋼鐵企業(71家)實現利潤總額32.21億元,繼續呈現環比大幅下降趨勢;1至9月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0,982.03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利潤總額1,326.26億元,同比增長13.13%。數據顯示,鋼鐵生產業利潤進一步壓縮。9月行業利潤同比下降72.9%,鋼價同比漲幅低于原材料漲幅,需求低迷導致的產量同比下降。由于國內經濟放緩同時出口下降,中國的鋼材需求在過去幾個月中大幅減少,由于需求減少導致鋼材生產商削減產量,2008年中國鋼材產量可能降至4.8億噸。
金融海嘯進一步擴大,房地產,汽車行業、造船業等行業景氣度持續低迷,給鋼鐵行業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中國鋼價大幅回落,自6月末以來,鋼價已經回落了30%至40%,下游行業景氣度下降,對鋼鐵需求減少,進一步打壓鋼鐵市場,鋼鐵生產企業停產限產導致經營陷入困境。不過,需求的放緩有利于推動國內鋼鐵行業通過并購進行整合,另外中國鋼鐵行業目前正在積極搶奪鐵礦石企業控股權,努力提升經營管理能力,相信中國鋼鐵業定能度過這段低迷的時期迎來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