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船舶產業經濟運行情況:造船市場略有回升 鋼板價格暫無企穩
7月中旬,中國船舶工業協會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船舶產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受全球航運市場低迷、油價持續下跌的影響,我國新承接船舶訂單大幅下降,海洋工程裝備市場明顯萎縮。不過6月份的新船訂單在5月份小幅回升下大幅攀升,給市場注入信心。造船完工量增幅平穩,出口交貨值小幅回升,營業收入小幅增長,但利潤整體呈現下降。當前形勢下,企業交船難、融資難、盈利難、轉型難等問題依然突出。
上半年新船訂單萎縮明顯
1~6月份,全國造船完工185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3%。承接新船訂單111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2.6%。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1.3807億載重噸,同比下降9.2%,比2014年底下降7.6%。
從數據可以看出,2015年上半年,手持船舶訂單量穩步小幅下滑,造船完工量基本維持穩定,造船企業的經營情況有所改善。值得注意的是,新承接訂單量下滑明顯,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世界經濟復蘇放緩,航運市場供求矛盾沒有根本解決,訂單逐步減少;另一方面,BDI指數仍呈低迷態勢,散貨船成交量大幅下降。不過在BID指數回暖下,6月份新船訂單出現大幅增長。不過在當下全球經濟復蘇依然不明朗下,后續訂單量還有待觀察。
從船舶出口數據看,1~6月份,全國完工出口船1671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5%;承接出口船訂單93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75.6%;6月底,手持出口船訂單1.3117億載重噸,同比下降8.7%。出口船舶分別占全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的90.2%、83.4%和95%。
今年的市場資金面偏向寬松,央行又多次通過降息降準來提振市場信心,6月的新訂單量顯著回升,同比下滑得以放緩,環比增長明顯。但行業存在的產能過剩、產能利用率低等問題仍將繼續抑制船舶行業的發展。數據顯示,1~6月份,船舶行業88家重點監測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56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船舶制造產值982億元,同比增長5.8%;船舶配套產值152億元,同比增長14.7%;船舶修理產值64億元,同比增長9.2%。1~6月份,船舶行業88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0億元,同比增長4.5%;利潤總額24.7億元,同比下降3.5%。雖然前5個月的利潤錄得增長,但上半年整體利潤依然下降。
需求回暖 BDI指數強勁反彈
今年初,衡量國際海運情況和國際貿易情況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延續去年末的跌勢再度下探。6月份開始,在煤炭、礦石、南美糧食發貨量的回升下,指數一路拉升至7月末的1090點。
7月份的干散貨海運市場上漲明顯,價格快速大幅拉高,月末略有回調。其中,海岬型船指數拉升最為明顯,主要是受巴西和澳洲地區發貨量回升,特別是巴西地區發往我國的礦石量大幅上升182萬噸左右,運費也隨之水漲船高。另外,受煤炭需求的回暖以及南美糧食船運的上升,帶動巴拿馬型船上漲,在這兩股力量的推動下,7月的海運市場強勢反彈。
預計8月份干散貨海運市場將難以延續7月的強勢。8月份澳洲巴西都將有泊位進行檢修,將影響礦石的發貨量。另外受制于國內抗戰閱兵對環保的要求,京津冀地區的高耗能企業將進行限產,這個消息雖然沒有得到確認,但市場對此預期較高,預計力度將等同于去年APEC會議期間的限產停產情況,故將對礦石的需求造成影響。加之國際油價受美元匯率和原油出口國局勢不穩定等因素影響大幅波動,進而影響到船舶燃油價格,傳導到海運市場。煤炭和谷物運輸活動會有減弱,雖然大豆進口到港量仍在增加,但增勢開始減弱,并且煤炭需求也不見好轉,這從國內不斷下跌的煤價便能看出。8月份的海運市場預計將弱于7月。
供需矛盾突出 造船板價格繼續探底
今年以來,造船板價格走勢不斷下跌。截至7月底,全國市場10mm造船板均價2613元/噸,較年初下跌955元/噸;20mm造船板均價2460元/噸,較年初下跌966元/噸,價格更是不斷探底。
從市場反饋的情況來看,在下游需求持續低迷以及江南雨季的影響下,6月份行情繼續弱勢下滑。商家為完成銷售指標,不得不選擇降價促銷來刺激市場成交,但下游終端商家在買漲不買跌的心態下,采購并不積極,基本按需來購買鋼材。7月份的價格更是加速下跌,在股市期市的強勁做空下,市場情緒已近恐慌,之后在國家隊 救市之下,商品期貨市場才跟隨股市反彈企穩,鋼材現貨價格也隨之小幅上漲,在終端需求未能跟進之下,價格在上漲了兩日之后便告終結。此后,市場價格重回跌勢,但由于鋼廠虧損加劇,檢修停產的動作頻頻,市場供應壓力得以緩解,對價格的下跌形成一定的支撐作用。從最新公布的上半年經濟數據來看,我國經濟面依然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鋼鐵下游行業持續低迷,一時難以出現復蘇,特別是航運市場的弱勢運行直接影響了造船企業的經營狀況,由此造船用鋼板價格將持續探底。
從全球經濟運行態勢看,經濟復蘇依然緩慢。美國經濟部分指標震蕩徘徊,將在四季度實施加息的預期較強;歐元區部分經濟指標小幅走好,希臘債務違約危機暫時緩解,但仍拖累整個歐元區經濟回暖;新興經濟體的復蘇前景壓力猶存,我國以及日韓方面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刺激政策顯效有限。航運運力方面的供需矛盾更是長期存在,四大礦山擴產力度不減,原材料市場供大于求將加劇,加之我國后期對進口鐵礦石需求的減弱,這都不利于BDI指數的長期走強。
綜合來看,1—6月,全國累計粗鋼產量為40997萬噸,同比下降1.3%,是近20年來首次下降。1—6月份國內中板產量為2080.8萬噸,同比增加1.5%。因新船訂單量大幅減少,造船企業后期對船板需求也將減弱,雖然總產量下降,但中板產量卻節節攀升,供應壓力不減,需求端難以復蘇。從目前的航運市場來看,BDI指數短期小幅反彈,但經濟復蘇壓力猶存,將對BDI形成拖累,由此將導致船板價格不斷探底。